養殖學筆記二十四 - 生態

海洋牧場:以海為田,在特定海域,將水生生物的部分或全部以人為方法控制,達到水產資源的增殖與復育,或稚魚保育,達到經濟水產資源永續利用。

栽培漁業:將特定的魚介貝類人工孵化,在放流到固定的水域,待目標魚介貝類達到收成體型後,再開放漁民撈捕。需要大量放流,才能顯現成果。

「海洋牧場」和「栽培漁業」的共同目標:種苗生產、漁場造成、種苗放流、育成管理、收獲管理、環境控制、病蟲害對策

台灣有24個漁業資源保護區
澎湖有海洋牧場:西嶼鄉的內垵海洋特場、大菓葉海洋牧場
海洋牧場規劃設計流程:生物物種選擇、海域選擇→海域規畫、種苗大量生產→種苗放流→漁業管理→漁獲→市場

內垵海洋牧場規劃:藻礁區、底魚礁區、船礁及浮魚礁區、箱網區、珊瑚礁復育區、環境監測系統、陸上管理中心及船舶
休閒漁業:提供漁船供以娛樂為目的者,在水上採捕水產動植物或觀光之漁業(漁業法第四十一條)
五大分類:漁鄉美食型、教育文化型、運動休閒型、體驗漁業型、生態遊覽型

台灣較具規模之休閒養殖場:
宜蘭-大塭觀光休閒養殖漁場、新水休閒養殖海釣中心
花蓮:壽豐休閒養殖漁業生產中心
彰化:漢寶合作農場
台南:海濤園觀光休閒漁場、海埔養殖漁業生產區、溪南春休閒度假漁村
台灣休閒漁業之瓶頸:缺乏整體規畫、業者心態未能調整
內容整理自:胡興華-《台灣的養殖漁業》

留言